世界人居眼·高端访谈

二十年磨一剑,城乡创新引领者张帅的设计哲学与实践探索

2024-05-15阅读:5133发布:世界人居智库来源:世界人居智库秘书处

 

近日,世界人居网旗下的高端访谈节目《世界人居眼》有幸采访了全球知名的城市与人居环境设计专家张帅。在这次对话中,我们跟随张帅的步伐,从他的职业生涯起点走到今天的成就,深入探讨了他在设计领域的挑战、项目实践和未来趋势洞察。作为世界人居智库的重要成员,张帅的见解无疑为全球城市化和可持续人居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城市与人居环境设计专家张帅

 

文旅规划二十载,城乡创新引领者

 

张帅,拥有超过二十年深耕于文旅综合开发与规划设计的丰富经验,现任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景观总工程师,持有高级工程师职称。他曾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设计机构——北京易兰规划设计院以及东方园林设计院担任高级职位,积累了丰富的战略规划与实战经验。张帅不断在学术上求索,在中国传媒大学取得了MBA硕士学位,以扎实的专业背景和多元化的教育经历为其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其担任泛华集团景观总工程师期间,斩获2023园林行业优秀总工程师、2023CSA杰出景观设计师和中国造园匠心耕耘人物殊荣。

 

在专业领域内,张帅擅长城市公共空间再造、城市公园建设、城市更新改造、旅游景区规划、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域旅游构建、生态修复工程以及人居环境优化等多个关键领域。他主持设计的多个标志性项目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孝义河生态廊道环境提升工程、北京外国语大学西校区环境改造、北京门头沟区平原生态林灾后重建、齐王景区-天齐渊森林公园等一系列大型项目,以及四川乐山市水口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宜昌市柏临河湿地公园、银川市当代美术馆景观和北京中信城一期景观等多元化作品。这些项目不仅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更荣获国家级各类设计大奖达20余项。

 

张帅创作手稿

 

张帅工作照

 

张帅在行业内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担任包括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评标专家、北京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专家、北京市智能建造专家库专家、北京城市建设研究发展促进会专家海南省风景园林协会等多项权威职务,并作为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特邀专家、中国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专家及世界人居智库专家,积极参与各种项目评审及学术交流活动。他致力于推动设计与实践紧密结合,倡导以“行为导引,运营优先”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强调从使用者需求出发,通过“景观统筹”手段,全面引领城乡发展规划,从项目定位、文化挖掘、产业规划、运营策略到具体的设计施工全程把关,有效整合多专业团队力量,助力城乡空间重构、产业转型升级,始终坚守“为城乡创造价值,为客户提升品牌”的职业信念。

 

世界人居专家成员

 

专业荣誉获奖

 

生涯荣誉之作——孝义河生态廊道项目

 

回顾职业生涯中的亮点,张帅带领团队在河北保定举办的旅发大会契机下,倾力打造了高阳孝义河生态廊道环境提升工程。该项目以“共享与蝶变,重塑滨水生态廊道”为核心设计理念,充分展示了“景观统筹”在城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该工程巧妙地融合了三大核心设计策略:一是构筑起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二是强化水环境与水安全防护,三是整合利用城市碎片化空间。同时,张帅还创造性地融入了智能康体设施、先进的水文监测技术和业态整合模式,有力实现了人与水岸生活的和谐共生。

 

项目落地后,孝义河生态廊道凭借智能化设施和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公众的游憩体验,创造出8处高品质的市民休闲场所和6处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态科普空间,增强了民众与自然、社会环境的情感互动与归属感。通过“城市板块+产业+公园”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新增设3公里的城市慢行系统,使得滨河环境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善,进而跃升为城市片区的生态地标,有力推动了区域内旅游业增长约35%,并有效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协同发展。

 

代表作品:孝义河生态廊道项目

代表作品:孝义河生态廊道项目

 

引以为傲的设计成就

 

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设计师,张帅最为自豪之处在于能够创作出经得起时间检验、深具影响力的设计作品。他认为,优秀的景观设计应当立足于解决问题,追求与环境共融,承载历史记忆,服务于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设计不仅要着眼当下,更要预见未来,从不同层面关怀生活细节,塑造能体现场所独特性格的空间形态,真正站在使用者和空间功能的角度出发,兼顾美学与实用性,达到完美契合。

 

代表作品:天齐渊森林公园项目

 

 

 

暴雨袭击下的紧急救援与重建重任

 

2023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遭受了罕见的特大暴雨侵袭,其中门头沟区高山玫瑰园雨量创历史新高,达到606.9毫米。这场洪涝灾害造成了门头沟区前所未有的损失,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面对此危机,泛华集团设计团队承担起门头沟区“生态林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总体设计重任。团队迅速行动,集结力量,联袂北京建筑大学等多家机构,共同编制“灾后建设行动计划”,奔赴灾区展开援助,致力于灾后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泛华集团救灾支援工作

 

生态重建规划与展望

 

“生态林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旨在以专业技术和系统思维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恢复受损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与稳定性,强调成片连网的生态网络建设,全面提升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空间。项目以消除安全隐患、提升生态环境为核心,按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规划,科学整合资源,强化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构筑坚实的应急响应机制。

 

项目成功的关键要素

 

要使项目达到理想效果,需依赖于多方面的紧密合作,包括政府部门、科研单位、施工企业和社区民众的共同努力。设计师需具备行业洞察力和行动力,以“行为导引,运营优先”为原则,理解客户需求,解决实际问题。项目启动前,应做好详尽的市场分析与风险预测,通过全过程管控,从项目定位、文化挖掘、产业规划至景观建筑等各方面做到专业统筹,确保设计意图得以准确实施。

 

社会价值创造的核心所在

 

在社会价值创造方面,张帅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他提出的“区域统筹与业态整合”理念,以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运营优先”的设计导向。他坚信,设计的关键在于通过实体空间的精细雕琢和景观价值的深度挖掘,实现设计效能的最大化。他提倡从传统的EPC模式进化至I-F-EPC-O模式,即在规划设计之初便融入城乡主导产业的战略考量,借助金融创新力量,预先植入运营思维,保障项目的长久生命力和社会经济效益。

 

张帅笃信景观设计的价值远不止于美化环境,而应是一种对城市结构与功能的前瞻性重构。他主张景观设计应走在前端,而非仅仅作为建筑与基础设施的附属补充。因此,他倡议景观设计师应早于其他专业深入参与到规划阶段,通盘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绿地体系建构等问题,无缝对接规划、景观、建筑、水利生态等多元学科,编织一张贯穿全域、联结环境、指导发展的绿色生态网络,共同构建起一个崭新而高效的“环境共生”城市。通过这样的方式,张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卓越的能力,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创造作用。

 

区域统筹与业态整合

 

挑战与突破:寻求设计三角平衡

 

在张帅的职业生涯中,他曾面临无数挑战,其中一个尤为深刻的经历是在处理设计师、业主与使用者三者间关系的过程中。他认识到,这个三角关系构成了设计的核心矛盾与协同动力,一个卓越的设计方案需能智慧地维系三者间的动态平衡。设计师需要倾听使用者的需求,基于此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业主则负责根据方案进行评估、决策与执行。面对这一问题,张帅坚持以超前的设计视野和深厚的专业底蕴,运用“景观统筹”手法驾驭全局,秉承创新与传承的规划原则,细致地协调城市设计内部各个环节及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着重关注现有业态的整合与产业链条的对接,确保设计成果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从而达成“为城乡增值,为客户塑造品牌”的长远目标。

 

平衡设计情怀与商业现实之间的关系

 

设计情怀与商业现实之间的平衡体现在设计师对初心的坚守与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捕捉。设计师在追求艺术表达的同时,应深入了解业主的战略目标与商业运作,运用系统化、专业化的设计手段满足商业诉求,实现情怀与效益的双重体现。通过挖掘地域文化特色,设计师帮助业主在提升项目美学价值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让商业运营与设计创新相得益彰,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设计行业研讨

 

未来设计视野与设计导向

 

张帅预测在未来3-5年,设计领域将以国家政策为导向,重点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智能建造、生态修复、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碳中和等主题展开。设计师需以“行为导引,运营优先”为指导思想,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通过学术交流与实践经验,创新设计手法,以景观文脉连接城乡板块,引导产业繁荣。

 

设计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不断更新的知识储备与文化素养积累。团队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参与学术论坛与实地考察,运用手绘思考加深设计逻辑理解。同时,跨界学习与国际交流亦是灵感源泉,设计师从旅行体验中汲取不同文化与环境的养分,将设计情怀与商业现实有机结合,用前瞻性和创造性思维实现情境化的景观创意和有温度的设计。

 

受邀参加高校学术讲坛

 

学术活动与实地考察

 

数字赋能 智慧转型:城市公园的智能升级之路

 

数字化与智能化正逐渐渗透进当今社会的肌理,成为热点话题。如何借助数字化之力赋能城市公园的智能升级,无疑是一项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

 

智能建造专家张帅认为随着科技进步,智能建造已成工程设计领域不可逆转的潮流。我国众多城市公园面临着设施老化、功能滞后的问题,难以满足现代人多元化休闲娱乐的需求。因此,城市公园由传统型向智慧型的华丽转身,是时代所需的必然选择。未来的智慧公园应立足生态基石,秉承科技创新的灵魂,生动演绎绿色发展理念与高科技魅力,遵循“行为导引,运营优先”的设计理念,树立数字设计与智慧公园深度融合的卓越范例。

 

科技元素的深度融入,涵盖绿色能源的广泛应用及智能化设施的高效配置,旨在激发绿色健康生活的新潮流,同时配备互动性强的科普设施,提升公园的人性化服务与亲民温度。智慧化设计犹如为城市公园注入强劲动力,它不仅改写了人们的生活模式,更是在重新塑造城市生活的内涵与品质。一个经过智慧化改造的公园将成为城市整体智慧化进程中的标杆与引领者。

 

数字赋能智慧转型

 

智慧化管理平台

 

展望未来,数字智能化必将全面引领城市公园的崭新航向。依托“信息化”技术,实体世界将以数据形态映射至虚拟空间,通过各类电子设备实时记录与展示公园动态。“数字化”在既定规则框架下驱动自动化流程运转,自动收集并处理数据,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数据分析与决策制定。“智能化”更进一步,依托物联网技术搭建万物互联的桥梁,实现人、物、环境间的无缝对接与协同效应,借助各类传感装置赋予公园内所有元素感知与反馈的能力,达成互感、互识、互乐的智能生态系统。正是数字智能化的这一波潮流,有力推动了传统城市公园朝着更加智慧、人性化的方向转型升级。

 

通过深入探讨张帅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案例,我们得以一窥这位设计师如何将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融入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中。张帅的经历和成就不仅展示了他在专业领域的卓越才能,也反映了他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尤其是对数字化与智能化在城市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前景。他的工作和贡献将继续影响着未来城市的面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是否匿名评价

全部评论0

相关文章

世界人居眼·高端访谈|漫话景观
近日,李建伟大师接受世界人居网采访,采访从大师的大学经历,海外经历及实战经验进行了全方位的采访,通过这次采访,您可以深度了解大师的人生经历及专业素养令人敬佩。
李建伟设计工作室 0评论2022-08-27
高端访谈 | 金云峰:提高城市“颜值” 塑造城市“气质”
作为制造业大市、岭南水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佛山,如何利用好自身特点做好城市风貌建设?对此,《理论周刊》记者专访了同济大学公园城市与景观治理有机更新研究中心主任金云峰教授,分享其对佛山城市风貌建设的建议。
金云峰工作室 0评论2022-10-10
世界人居眼·深度访谈|魏玉栋:乡建因参与而美丽
魏玉栋主任接受2023首届中国和美城乡高质量发展论坛邀请,在论坛发表演讲后接受世界人居眼采访组的邀请接受现场采访,魏主任在现场谈了他个人对乡村振兴的看法,他认为“乡建因参与而美丽”。
世界人居智库 0评论2023-06-27
张帅:行为导引与运营优先,“景观统筹”引领城乡发展
作为中国国际建筑装饰及设计艺术博览会的受访设计师,张帅分享了他的设计理念和在提高自身修养、专业素养方面的努力。他强调景观统筹在城乡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景观先行与功能复合”的整体规划理念。在评判作品是否为“好设计”时,他强调了时间考验、与环境的融合、关注生活的多个层面和维持设计师、业主、使用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在商业现实与设计情怀之间,他主张以情怀为出发点,兼顾商业经营,运用系统性和专业化的设计思维实现更高的商业价值。最后,他分享了设计师与业主之间的关系以及说服甲方的经验。
知名设计师张帅 0评论2023-09-02
  • 回顶部

  • 分享

  • 评价

    0
  • 点赞

    12

咨询

咨询

在线客服

工作日:9:00-18:00

电话客服:01086463506

工作日:9:00-18:00

官方交流群:708885475

立即联系

您还没有登录哦~

登录

注册

排行榜